#什麼是一個病人該有的樣貌?
想當年,做完第一次治療後,我拎著五六包藥回到我小小的租屋處。在被告知免疫力下降要盡量避免到公共場所、因為藥物副作用變成光頭後⋯
我所有櫃上的化妝品,
在第一時間,就全部收起來被我束之高閣——通通拿來改放藥物和保健品。
打扮給誰看呢?我都待在家裡養病。
何必戴假髮呢?外面大太陽那麼熱。
光禿禿的頭,配上素顏,穿著隨意,
當時的我,多麼符合一位病人應該有的樣子啊。每天洗頭只需要三分鐘,我還自得其樂覺得其實這樣也頗方便呢。
直到有一天,我光頭戴帽出門去吃個午餐,結果被行人明目張膽的側目和交頭接耳的訕笑,他們直勾勾而且不避諱的用手指著我竊竊私語——我的玻璃心,當下簡直碎了一地。
明知是他們素養不佳,不是我的問題。
可我的自尊心還是驅使我馬上回家,把整箱化妝品從櫃子上搬下來——在鏡子前坐下,畫了全妝,戴上假髮。
看著鏡子中的自己,
我委屈地流下眼淚,在床上崩潰大哭。
從那天起,
我就下定決心,我再也不要因為外表「像個病人」,而遭受到這種不友善的對待。
就算天氣熱,光頭戴帽也要全妝像個「帥妹」,這導致我即便一天只出門10分鐘買個便當,也要好好打扮一番才肯踏出家門。
「妳好扯,外表有這麼重要嗎?」
「妳好誇張,何必在乎別人的眼光?不要理會他們就好啦。」
「妳不要想太多,可能人家根本沒這個意思,像我就從來沒有遇到過。」
哇啊,這社會怎麼這麼難混?
看起來弱勢會被嘲笑、認真打扮又會被說膚淺。
事實上,
我覺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 #病人應該要有的樣子 的想像。
健康的人,
認為病人就應該要看起來很瘦弱、氣色不好⋯
有時他們並不知道類固醇會讓人水腫,看起來就像吃很好所以發胖了。
也不理解病人怎麼還有體力把自己打扮的光鮮亮麗,然後開始懷疑我們根本沒有病吧?
有病的人,
有一部分則會認為這些「追求外表」、「在乎打扮」、「在意世人眼光」的病友好膚淺,接受最原本的自己不是很好嗎?何必要追求這些身外之物呢?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吧?
以上的立場,我通通都有遇過,
也覺得都不無道理,很多時候的出發點都是善意而非惡意、有時候也只是誤解而非曲解。
我的看法是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故事和苦衷、也有自己面對生命的方式和看待事情的權重——所以何必把自己的價值觀,強壓在一個和你截然不同的生命體上呢?
有的病人不懼他人眼光,因為豁達。
有的病人勤於裝扮自己,因為快樂。
在沒有犯法和傷害人的前提下,
病人沒有責任去滿足社會大眾的眼光、更沒有責任要對同樣有病的族群交代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。
強迫推銷「病人就應該要是什麼樣子」,
才是對一個病人最大的情緒勒索。
#今日有感共勉之
#我也要小心不要強迫推銷別人
#我有病我驕傲
#我們都有病